English

弘扬延安精神培养新型人才

1999-06-23 来源:光明日报 庞海芍 我有话说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来自延安的光荣历史一直被北京理工大学全校师生视作宝贵的财富,他们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延安精神得以延伸和发展。自1985年至今,学校先后修建了校史碑、老院长徐特立塑像及其生平事迹碑铭,延安自然科学院纪念碑石,校史馆等,李鹏校友还亲自为徐特立塑像揭幕。2000年北京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学校还将奔赴延安“寻根”,树立延安自然科学院旧址碑。1993年和1997年,学校又先后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会,并联系实际,适时开展了有关的专题研讨,先后编辑出版了《徐特立文存》、《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从延安自然科学院到北京理工大学》等著作,为《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与延安精神》等专著撰写论文近20篇。学校多年来坚持新生入学必讲学校历史、延安精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党员教育必讲延安精神,教师干部培训、党性党风教育必讲延安精神。所有这些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师生的心灵,使延安精神在北京理工大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延安精神和作风,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北京理工大学一直把延安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自1986年至今10多年来,每年暑假都有一批学生或教师赴延安进行社会实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播科技文化知识。1993年,北京理工大学全校师生又开始了长期资助200名延安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1995年暑假,李岚清副总理还在延安的田间地头亲切接见了正在进行社会实践的理工大学学生。1997年,由学生自己调研并撰写的报告《延安地区初等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二等奖。从历年学生们撰写的饱含情感的实践报告中可以看出,通过社会实践,他们不仅切身体会到了延安精神、革命传统,而且对国情有了客观的认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大增强,为振兴中华、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更加坚定。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已建立了10多个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有延安、西柏坡、井冈山、军工企业等,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分赴各地进行社会实践。自1986年开始,学校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正是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在革命历史的熏陶下,北京理工大学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近年来,马列主义学习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会员多达3000余人。许多学生从这里走上了追寻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党员比例高达15%,入党积极分子占1/3,申请入党的学生占40%多。在各种各样的政治风浪中,理工大学的学生都能经受住考验,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学校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在近几年的外语水平考试、计算机水平考试以及各类知识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近3年,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体育合格率均在99%以上。社会对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业务能力反映普遍良好,毕业生供不应求。

自1995年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先后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等称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